找到相关内容87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当佛陀遇到孔子:皆以平等交谈方式教育弟子

    心已“空”,进入了随时接受导师教诲的心理状态。《坛经》(宗宝本)“机缘品”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: 僧法达,七岁出家,常诵《法华经》,来祖师(按:惠能),头至地。祖诃曰:“投地,何如?汝心中必有一物,蕴习何事耶?”曰:“念《法华经》已及三千部。”祖曰:“汝若念至万部,得其经意,以为胜,则与吾偕行。汝今负此事业,都不知过。听吾偈曰:‘本折慢幢,头奚至地?有我罪即生,忘功福无比。’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陀|孔子|教育弟子|平等交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8125171121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

    。这些内容在虚云和尚看来与中国原有传统文化中的仁、义、、智、信是直接相关的。杀、偷、淫可归于不仁、不义的行为;饮酒属于、不智之举;妄语属于不信的行为。如果能戒除这些行为,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仁...因为这二者是获得佛教至上智慧的重要保证。没有戒律和禅定作为基础,要达到佛教的最终目标是可能的。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也主要体现在其关于戒律与禅定的观念上。  佛教的戒律在释迦牟尼初创教之初即开始提出。但...

    姚卫群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294098.html
  • 机锋峻烈·五逆闻雷

    这样一个具备了大善知识的禅师。临济礼祖拜佛,有一天他到达摩塔去,“塔主问:‘先礼佛,先礼祖?’师曰:‘祖佛俱。’主曰:‘佛祖与长老有甚冤家?’师拂袖便出”(《五灯会元)卷十一)他对于菩萨、禅师、...模式了。如禅宗史上把“临济喝”与“德山棒”并称,可见德山棒是出了名的,德山接人必以棒;(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五有如下记载:   小参示众曰:“今夜答话,闻话者三十捧。”时有僧出礼拜,师便打。僧曰:“某甲...

    王志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4994910.html
  • 僧尼日常行事漫谈

    :“有四种应:一是如来,一切天人并应致敬故。二出家者应礼俗人,是彼所敬故。三应礼敬先受近圆者,惟除尼众,彼敬亦尔。四未近圆者应近圆。”近圆是具足戒的异名。在家人应该出家众,沙弥应该比丘,后受戒者要礼先受戒者,沙弥尼比丘尼要礼比丘,一切天人都要礼拜佛陀。   《四分律》说:“有四种:一一切白衣及女人,二前受戒者后受戒者,三犯边罪等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4943805.html
  • 李志夫著:中国禅宗理事观(2)

    ?师曰:祖佛俱。塔主曰:祖佛与长老有什么冤家俱?师无对。师后还乡党,俯徇赵人之请,住学城南,临济禅苑,学侣奔凑。”[114]师咸通七年(八六七)圆寂,敕谥慧照大师。  p. 177  (二)...(二)传心法要:[108]  1. 即心、即佛、即众生: “心即是佛,佛即众生,众生即佛,佛即是心。为众生时,此心不灭,为诸佛心此心添…本自具足,不假修添。遇缘则施(生长)缘息则寂(空),若不依此...

    李志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1548793.html
  • 佛教的历史存在与现代反思

    需求方面看,摆在面前的便有,如:敬礼王、亲问题、出家问题、袒服问题,等等。这些问题如得不到解决,佛教便失去了在中国存在的政治基础以及伦理基础与社会基础。就沙门“不敬王者”问题看,在封建专制王权至上的中国,便具有着大逆道万罪之首的性质。晋成帝年间中书监庾冰为晋成帝撰拟的诏中,尖锐地指出沙门的“敬礼王者”的实质,即是:“矫形骸,违常务,易礼典,弃名教”。尚书何充虽然在“王者”背后,发觉出了...

    余树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1469525.html
  • 释门归敬仪

    圣果者。以事举之。佛言。汝等所言皆是长慢。无可观者。应随顺法训流布于世。于我法律更相恭敬。佛法可得流布。敬仪有四。道礼俗一也。僧礼尼二也。守戒者犯戒者三也。前受戒者后受戒者四也。自余五众存亡乃殊。皆约年夏次第而设敬也。因引古事。昔有鵽鸟猕猴大象。同在一林以为朋友。乃相谓曰。先生宿旧应供养。如何同住识礼敬。象云。我见此树生齐吾腹。猴言。我曾蹲地手挽树头。鸟言。我于远林食此树子堕出而生。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069603.html
  • 阿育王传(5-7卷)

    现佛色身使我生爱敬心。若作此事。是名为上。答言。我亦先与尊者作要。我若现佛身时。汝慎勿为我作。所以然者。如似伊兰生树死为大象之所践蹋。尊者言尔。我礼汝。魔言。小待我入林中。我本曾作佛形诳首罗长者。彼时所...口意 以是故获得  如此胜妙身 怨见尚欢喜  况我当不敬   尊者说是偈已。观佛心至忘忆本要。忽然即时投身五体礼敬。魔言。尊者。云何违于言要。尊者问言。违何言要。魔言。汝许为作。今云何五体投地...

    安法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5088683.html
  • 杨佛兴:六祖的‘三无’和‘二三昧’

    涉委曲劳虑,是为一行三昧’。  六祖接机,随问而答,反应神速,言必中肯,巧叶机宜,即此妙用。  例如:  法达参六祖,头至地。祖呵曰:‘投地,何以?你心中必有一物。蕴习何事耶?’答:‘念《...传佛心印的功能也。惠能虽识字,但五祖知他已经通宗:实证‘五个何期……’,可以传佛心印,对众说法可以‘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。’契机契理也。  六祖云:‘无念者于念而无念。’其法理是因行者必须破除分别我执、法执...

    杨佛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2242834.html
  • 弥勒净土历代大德往生兜率天的目的

    大乘纲纪。制俗书数十余部。非斥先进。所作典论。覃思佛经。十数决。研精虽久。疑情未除。时有天军罗汉。往来兜史多天。德光愿见慈氏。决疑请益。天军以神通力。接上天宫。既见慈氏。长揖。天军谓曰。慈氏菩萨。次绍佛位。何乃自高。敢致敬。方欲受业。如何不屈。德光对曰。尊者此言。诚为指诲。然我出家弟子。慈氏菩萨。受天福乐。非出家之侣。而欲作。恐非所宜。菩萨知其我慢心固。非闻法器。往来三返。不得决疑。更请...

    印如居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847062.html